11 月 29 日 星期二,睛
晨读:周一、三、五读《易经》,周二、四读《仲夏夜之梦》
(早上 6:15 起床; 6:15~45 洗漱,运动。 6:45~7:30 晨读; 7:30~7:45 早餐; 7:45~8:00 休息)
原周六、日安排的中英文抄写、默写作业,现改为每天晚上写完日记后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周一、三、五晚中文抄默(默《易经》一卦一遍)
周二、四晚英文抄默(抄或默十句一遍)
阅读作业安排:
周六、日每个同学在学自读一本书。周一返校后向老师汇报书名,老师填写在每个同学的阅读卡上。
(注:阅读内容每个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两天的阅读时间加在一起不少于两小时)
韬今天对自己要求严格,主动要求减分,因觉得自己读得不够好。
真今日遇到难题( 16 ) 1-8 总读不够流畅
英文课下课后,给每位同学每人发一个生鸡蛋,用保鲜膜包好,系上一根绳子,要求每个同学贴身绑在腰上,尽力保护好这只鸡蛋,不让它破碎,看谁保护它的时间最长。有一个要求,二十四小时不能解下,无论坐、卧都必须系在身上。
11 月 30 日 星期三,晴
同学们对老师发的这只鸡蛋十分好奇,一直追问老师用意,老师笑而不答,宣布周五前不会公布谜底。
同学们动足脑筋左猜右想 :
崔:“我知道了,让我们绑上这只鸡蛋,就不能打闹了,这个方法真绝呀……”
何:“是让我们改掉坏习惯……”
杨:“我感到好像它是我的心,我要好好保护它……”
金:“老师是让我们当妈妈,孵小鸡……”
经过一昼夜熟睡,孩子们冲进我的房间,兴奋地告诉我:四只鸡蛋安然无恙!
早读课后,越懊恼地跑来告诉我,他关门的时候鸡蛋碰到门把上,裂了。
“老师,是不是这个鸡蛋破了,说明这个人就没什么本事了?”
“不是,老师只是想给大家一种感觉。”老师安慰他。他很遗憾,其他同学对这只鸡蛋也感到非常挽惜,但并没有忘记安慰越,告诉他:他还是很能干的……。
昨天晚上,我们孟母学到了一位新同学,一个 3 岁多的小男孩,名桢。母亲告知:从小他的父亲就习惯以暴力对待孩子,他在上海的亲戚更是他把它描写成“小土匪”。这是我们一个全新的实践,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恩威并重。
开始时不习惯,直想找妈妈,后来渐渐习惯,安静站在老师身边,听大哥哥、姐姐读书。但是思母之情仍浓。对他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熏陶的力量。
今天英文课,齐和大家一起读,她很开心,也能读。虽然没有读过的新课完全是凭感觉读,我发现应该早点让她和大家一起读,效果可能更好。
晚 6:30 左右,同学们看完《三国演义》后(每天限看一集),真、越、韬玩性忽起,三人打闹起来,不亦乐乎,几分钟后边玩边叫冲向师:“老师,真的蛋破了!”
7:30 海自己把蛋磕破,问之,曰:“太烦了。”
8:30 广东东莞的一位简老师来到我们孟母堂,和我们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