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元月 6 日 晴
韬今天飞跃了,《易经》轻松地十卦连背。萱、钟则老是嘀咕背不下来,老师看出了他们的畏难情绪,鼓励他们化整为零,先分段背再连背,果真都完成任务了。老师要善于鼓励同学。
今天四岁的齐问了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人谁?”大家都非常惊讶,告诉她以后自己多读书就了解。
桢也学着大哥哥大姐姐说:“我也要读王安石。”真可爱!
耳闻目染也是教育。
2006 年元月 7 、 8 日 周末 晴
周六上午带孩子们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书画展”。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人的真迹令孩子们大开眼界。
周末,宣是个称职的姐姐,能好好地照顾弟弟妹妹。
老师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观察孩子,才能客观地肯定他们的进步,平静地看待其不足之处,才能诲人不倦。
2006 年元月 9 日 周一 晴
今天上海师大的一位刘老师来访,并与孩子们一起读书。一天的体验之后,深感孩子们太有福气了。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她曾经到韩国教了一年中文。她说许多韩国学生汉语语法分析得比中国人还清楚,可是中文却一句也说不上,更别说读文章了。反观我们中国人学外语,也是如此。看来王财贵老师说的对:全世界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事倍功半,南辕北辙。
一周以来,同学们每节课之前都要说明今天所要完成的任务,下课之后要回报完成情况。这个做法帮助同学们明确任务,提高了效率。
钟总觉鼻子不畅,询问其大便情况,较稀,不成形,此乃胃虚寒所致,嘱其喝姜汤,饮柴胡冲剂。
宣今日课中有一页总背不下来,苦恼不已,准备放弃。老师建议她先分成两段,再合二为一,不一会儿,果然轻松过关。
同学们遇到困难时,老师要平心静气体察,告诉孩子们转变做法,分步实施,切不可轻言放弃,自挫信心。
心态有时比知识更重要。乐观的心态,无畏的恒心需在点滴处养成。
2006 年元月 10 日 周二 晴
今天下午英文课,同学们觉得比较困难,老师帮助同学们圈出发音的关键,都觉得恍然大悟。但是要真正掌握还需自己多听、多读。
阅读课则乐趣无穷,《西游记》读到精彩处大家都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
韬的中、英文皆大长进,能大篇幅的朗读背诵。
齐的英文跟读进度也流利多了,越反复越熟悉,越清晰。
桢今天终于自己如厕了,众皆欣喜。
教育要善于等待。
2006 年元月 11 日 周三 晴
海今天读完了《西游记》,只用了四天,每天约两小时。
今天发现钟读一遍写五遍,老师找他谈话:背和诵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背是容易的,记住的也只是文字而已,忘的也快;诵则需要耐心,在一遍一遍的重复过程中,记住的不只是经典上的文字,而是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心态,让我们与圣人心心相映,才能有大智能。再者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诵读也是养生的方法,越读越健康。钟把少读的部分补齐。
读《弟子规》,今天的重点是“凡出言,必有信”,同学们都对照自己平时的言行进行反省。
桢已经能自己如厕了,反省整个过程可谓是波澜不断,老师深感惭愧:其实大人的内心深处,缺乏耐心,对他的不足,希望能立即改正,做不到时,就觉得不快,对他的“令出不行”感到愤怒。嘴上虽然也不断地鼓励他,其实心口尚不能真正如一。这种心态造成了彼此的紧张和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宽容是为师者必备的修养,宽容不是放任,宽容才能有教无类,才能诲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