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儿读经缘起

【字体: 字体颜色

 

山东省皮革总公司     宋永生

      我自己从小就喜欢探究人生问题,从初中开始,就开始尝试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当然那时只能在单纯的层面上打转转,等到工作后,接触的世事人情多了,益发感受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时就自觉到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总想着用自己感悟到的一些道理来劝化别人,但多年来收效甚微,却又找不到症结所在。

      1995年以来,就深刻觉得古人所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真实不虚,对于成人来讲,多年来养成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恰如戒烟戒酒,明知有害,若想改变,却非易事。是不是从儿童教育入手,会出现柳暗花明的局面呢?有了想法就行动,但对现前流行的教育方式,我做了一下分析:

      一、如果我想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在技术层面上要比别的孩子学习更多的东西,我势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财力,除了正常的功课之外,要陪着孩子练习琴棋书画,补习外语、电脑等等等等,老老少少肯定要忙得不可开交,除非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闻一知十,否则,别想空手套白狼。

      二、即便我舍得上述各方面的投资,我的孩子将来也成了才,但是,到底将来成为什么样的才,我心里没数,说不定孩子还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虽然我不会规定孩子的发展方向,但我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只是比别的孩子多掌握了几门技能、甚至变成一个恃才傲物的人。

      三、我接触过很多很多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但不乏骄傲自大者、性格偏激者、固执已见者、心胸狭隘者,等等诸人,使我深刻感受到,学历不等于学问,聪明不等于智慧。

     有了上面的分析后,我就积极寻找有关儿童教育的新颖资料,到97年时,能找到的最好资料是柯云路先生所著的一系列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比如《中国孩子成功法》、《情商启蒙》等等。实际上,1991年时,我就无意识地学习了日本教育家多湖辉关于儿童教育的资料,比如《伴读》等,后来又看《卡尔威特教育法》、《哈佛女孩刘亦婷》等等,感觉都不错。这时我就忍不住到处宣扬儿童早期正确教育的好处,但不少人都笑话我:你孩子妈都还不知什么模样呢,就想着怎样教育孩子?

      20014月份,我有了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之一:儿子,那时对儿童教育的渴望有了更强烈的感觉。10月份,拜读了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的《神童作坊》,真是激动不已,这时就开始实施对儿子的教育方案。由于根本没有系统的教育思路和章法,看到什么好就教什么,到最后就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开始意识到:教育要专业化,教学要系统化,但对到底学什么心里还是没有底。实际上,我自己多年来一直对传统经典文化情有独钟,也小有造诣,但没想到主动去教孩子。

      200210月份,济南的一位朋友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得到一套关于儿童教育的光盘,很好很好。我的个性就是不管任何事物,先要去试一试再论结果,所以我就赶紧过去要光盘,拿回家一看,不禁热泪盈眶:我终于为儿子、甚至是为我自己找到了需要真正学习的东西:经典教育。王财贵教授的讲演,带给我极大的共鸣和震撼,那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寻来找去,还是老祖宗的教法好!绕了多大一弯呀!

      这时就赶紧上网查询,最后找到了山东平原小巨人经典导读学校,我们夫妻赶紧兴冲冲地带着孩子去学校拜访,人家一看,孩子才一岁半,太小了,不能收。没办法,只能买了资料回家教,教了不到3个月,效果非常明显。03年春节回父母家过年,那时孩子还不到两岁,走路都不太稳当,我领着他玩,他顺口给我背起了弟子规和老子,弟子规还是连唱带念的,当时激动得我浑身都哆嗦。

      20036月份,经我多次请求,小巨人学校的王老师终于答应让孩子入学,那时我的儿子才23个月,穿着开档裤就成了学生。我的父母,还有不少人都说我们夫妻心狠,实际上,我们也不舍得孩子远离,我们也深知亲情的重要性,但孩子的教育和前途更重要。孩子在小巨人学校学习近一年了,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期间,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几位同学、妹妹妹夫,也把孩子送到了小巨人学校。经过短短的几个月,孩子们的成绩斐然,验证了经典教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我最后想说的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来接受经典教育,将来肩负起经典文化的复兴大任!

2004.

  • 上一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下一篇: 感 恩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