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即国力

【字体: 字体颜色
 

                  ——答杨振宁博士一问

                                                                           周应之                                         

我的一位追随龚鹏程先生的朋友赖德麟兄告诉我,在一次学术聚会上,杨振宁博士提出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的伟大的成就与国学有没有关系。我想这问法明显有二重意思:一重意思是有关系,那么现在的国学热就有可观之处,有令人期待之处;如果没有关系,那么热就要耗力耗能,既无补于国事,提倡国学就大可不必了;或者说国学可以玩,但全民热衷就没有必要了,这个问题耐人寻味:因为十几年来,我追随王财贵教授推广儿童读经,虽然信心满足,也常常会升起自问,我在这里称作“自问”而不称作“疑问”,因为我的问题还只是我的所为是否有意义,读书和教学所带来的快乐很快就会冲淡这种自问。但杨振宁博士的提问是让人深虑的,因为我们的生命价值不能只停留在玩而得乐的层面,究竟是国学教育,是为国培养人才的大事,不能误人子弟。

各方贤才大士对国学都有精深的研究,对国学概念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杨振宁博士的提问却还是让我们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什么才是国学,它跟生产力或者是国力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代表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的主要典籍是国学,或可称为国学经典,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哪些典籍才是,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至少现代私塾中的孩子们读的四书五经是国学经典。如国学的概念只停留在经典层面,如此遥远,要理解为现实的国力,勉为其难。但这些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情感的滥觞,也是中国人语言文字应用规范的依准。如果我们今天的思想情感离不开汉字语言体系,或者古人所创造的汉字语言体系足以承载我们的思想情感,给我们想象、发明和实践的无限空间,那么中国历史尽管演变了几千年,文化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只要文字不变,今天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不过是国学经典的稀释、变化和放大,国学经典的精义仍然散落在中国人的整体精神世界里。

人的社会实践和创造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外化,而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存在最终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和表现,也就是说,语言文字决定了人的思想和情感,决定了人的社会实践和创造,而语言文字又以经典为最终规范,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是全体中国人思想和情感的凝聚,也是国学经典的伟大胜利,说明国学经典力量是强大的。虽然国学经典的精义仍然散落在中国人的整体精神世界中,但白话文运动终究造成了生命个体对经典的缺失。读经运动是回归经典,以使精神个体取得更多的思想和精神的滋养。在国学经典稀释的状态下,由于精神个体的团结和凝聚,中国人小试牛刀,即有丰硕成果,如果增加国民个体饱满的精神力量,其凝聚后的创造力远不是这三十年可比的。

我想杨振宁博士的提问还要带出科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错,科学的力量是不容否认的,似乎国学的作用又远了些。其实不然,请问中国人是依凭什么吸收和消化了西方科学,中国人的思想文化是第一功臣,中国语言文字仍是载体,精微的吸收和消化,并创立属于自己科学体系,离开典籍而泛化出来的思想文化,万万不能。不论数学公式多么复杂,辅以语言文字则为顺易,试想“微积分”--这个用中国字表达的数学名称已经带给我们无限的数学启发。没有语言文字的辅助,不可能掌握科学知识,没有语言文化的基础,也不可能运用科学知识,因为有语言文字的运用,本有文化的思维习惯和思考能力也决定了科学知识的运用和发明程度。从这些观点来讲,科学因有语言文字的融入,才产生了生产力。

中国的语言文字能够吸收消化西方科学并建立自己的科学体系,有新的发明和创建,这更说明中国语言文字的生命力,它的吸收力,它的适应能力岂只让科学有长足的发展,中国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看到人类一切的文明领域,中国语言文字均有生发的力量,说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国力,你能怀疑吗?

我想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概括:国学是国学经典的无限延伸和发展,它泛指以中国语言文字可承载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和真善的情感。国学即国力。

 

  • 上一篇: 张逸讷:海外华人子弟中文学习的困境与解决方法
  • 下一篇: 每个孩子都能读好书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