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郑州晚报 现代私塾孟母堂的存废之争

【字体: 字体颜色

现代私塾孟母堂的存废之争

20060831   郑州晚报

核心提示:823日,教育部法制室副主任张文表示,最近在京、沪等地出现的全日制私塾违背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精神,在中国,实施义务教育就必须入学,进合法的学校。此番讲话被有关方面解读为教育部明确否定全日制私塾,并由此引发了公众对全日制私塾是否违背教育法精神的大讨论,而作为事件导火索的上海孟母堂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此,上海师范大学博士顾瑞荣认为,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的转变、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是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教育进步的标志,建议国家对在家教育予以指导与规范。

 

私塾孟母堂被指违法

  827930分,八九个10岁以下的孩子走出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新南路1298156号,高兴地向附近一家名为乐购的超市走去,这天是周日,照例是一周一次的自我欢乐购物活动。

  与孩子们的快乐相比,作为156号的女主人吕丽委来讲,最近一段时间事情不断。

  吕丽委的公开身份是,英国莎士比亚学会会员、国际莎士比亚学会会员、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教师,曾从事小学教育十余年,1996年起开始在家里尝试进行读经教育,1997年起推广儿童读经,1998年起进行英文读经教学。她还有一个最新的身份,孟母堂(读经私塾)教师。

  孟母堂的私塾教育方式,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引起争议的焦点是,部分学龄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反而在孟母堂接受私塾教育。

  714日,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质询。17日,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对其下发告知单,告知:孟母堂属非法教育机构,从事的是非法教育活动,应停止非法行为。

  724日,上海市教委发言人在当地媒体上表示将在91日前叫停孟母堂

  818日,松江区教育局对其要求:91日前适龄儿童应该到学校上学。

  就在吕丽委及孟母堂发言人周应之四处奔波,为私塾辩护时,矛盾在823日升格。当日,在上海作专题辅导报告的教育部法制办副主任张文表示,最近在京、沪等地出现的打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名义的全日制私塾违背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精神。在中国,实施义务教育就必须入学,进合法的学校。家长是可以在节假日把子女送去学习四书五经,对此,有关部门不会进行干涉。但是,一旦有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进行全日制的私塾教育,政府就一定要干涉。

 

孟母堂该办,该撤……

  由此,全日制私塾是否违背教育法精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认为有违教育法精神的代表观点是:在孟母堂这类私塾封闭的家庭环境之中,会学不到许多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也不能保证学生军训等活动,更重要的是,许多需要孩子在学校里养成的自立以及与人相处等能力都将会缺失,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一位自称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称,所谓的孟母堂,其实是尊孔复古的一种形式,开历史的倒车。

  认为没有违背教育法精神的代表观点是:《义务教育法》制定的目的,是要保证适龄儿童都有书读。但现在不是家长不让子女读书的问题,是家长想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现行模式下得不到满足,所以被迫组织起来自救,由此来看,孟母堂并没有违反《义务教育法》。持此观点者表示,在私塾里更能培养人的自立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更强调人的德才兼备,更强调社会的和谐。

  除了明确的赞同与反对外,更有不少公众持中立态度,代表观点是:在落实好基础教育同时兼顾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学生来说,不管是国校还是私校学到真本事才是好学校!对于社会来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秉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才是正道。

  截至827日,新浪网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2275人参与的调查中,15.2%的网友认同全日制私塾违背教育法精神,79.7%的不认为违背教育法精神,5.1%的持中立观点。

  尽管网上的调查对孟母堂来讲比较有利,吕丽委、周应之觉得更需要强调的是,孟母堂不是办学机构,也从未面向社会招生,私塾也是不太想用的一个词,我们只是在家中以自己坚信的教育理念教育年仅4岁半的女儿。不少亲戚及好友因为认同我们的方式,也将他们的子女带来,请我们共同教育。这是一种联合式的在家教育方式。

  周应之介绍说,孟母堂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读经以外,孩子们还要阅读义务教育规定的书目,学习英文名著、数学、礼仪、武术、棋类、艺术,每周要参观博物馆等社会教育基地,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现时教育体制显现缺失

  我是反对设私塾的,这有违现代教育的精神。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有弊端。一位网友留言道。

  郑州市民汪同生地则认为,现在的一些学校成了工厂的流水线,学生如同产品一样,全都是一个模子生产出来的。如果出现了变种,就会被当作异类看待。现行的一些教育模式,阻碍了孩子的个性以及创造性发挥。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都想不惜一切地为他们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这使得部分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长,开始自己寻找他们认为是更好的教育方式。”ip址为ip201.129.197.的网友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王国平认为,家长在批评着某些教育弊端的同时,又在倾诉着对教育的一种渴求。而我理解这是对教育品质提升的一种呼唤,也是推动教育前行的一种原动力。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动力驱使下,王国平称自己更清醒地看到了当前教育文化的缺失,老师本身职业素质的缺失。想想看,教师们被评价机制捆绑着,哪有闲暇来思考教育,只有透支思想的高强度工作。

  公众对教育的反思在孟母堂得到了印证,从在此学习孩子的家庭背景就可所见一斑。

  吕丽委介绍说,外籍华人的孩子占到一半,分别为马来西亚、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中国家庭的孩子,其父母也多是中高级知识分子。

  

家长支持违法私塾

  我觉得私塾与义务教育两者不是冲突的!吕丽委认为,义务教育法保证的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其目的是拥有并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但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一定非要到学校去。当然在家教育也不是为所欲为,应该达到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国青年报的一则评论认为,对于背诵《易经》、《弟子规》等传统经典的教学方式,你可以认为是在误人子弟,但你不可以阻止他人的尝试,教育需要更多的自由。教育为何需要自由呢?这首先是教育规律使然。其次是教育竞争使然。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顾瑞荣的孩子也在孟母堂接受教育,顾认为,以美国为例,1980年时有30个州不承认在家教育的合法性,然而到了1993年,时隔短短13年的光景,全美50个州均已将在家教育合法化。据统计,全美儿童在家就读的人数已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的15000人,至2003年几乎有110万的学生是在家中求学的。美国政府的一项调查显示,自1999年以来,在家教育比例增幅达29%

  顾瑞荣认为,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的转变、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是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教育进步的标志,美国如此,英国、法国、日本也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家学习在家教育在中国报道屡见不鲜,但是作为个体都承受了不少社会压力,这个对于探索教育的新方式、更好地完成义务教育的法规和精神,以及推动教育的改革是不利的。随着在家学习在家教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希望政府能够尽早地使在家学习在家教育规范化、法律条文具体化。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10位孩子仍一如既往地在孟母堂接受着家庭教育,并未有一位孩子就此退出。(郑州晚报记者 陈祖强/文 图片由孟母堂提供)

 

  • 上一篇: 9.03解放日报 今天我们怎样认识私塾
  • 下一篇: 8.30中国产经新闻 官方否定未减民间热情 新私塾挑战现代教育体系缺失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