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导读

【字体: 字体颜色

  中国书画导读

 

在世界美术史上,惟中国宋元书画最能表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惟明清书画最能体现大千世界的万般情趣。“书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诗、书、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正是我们东方艺术的真谛所在。

——二玄社社长 渡边隆男

《周礼·保氏》中有:“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说此六艺即“礼、乐、射、驭、书、数。”这体现了古代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孔子承接周代的教育思想,并做进一步的阐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中可以看出“艺”的教育的重要性。“艺”的概念发展至今,自然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艺术所流露出的和谐的美,在于艺术来源于人和自然的本真,而和谐的美是人类精神生活所必需的。因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培养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一个没有审美意识的民族是不可能有创造能力的,也无法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诚如马克思所言:“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中国的书画艺术含蕴着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历代书画作品因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妙美绝伦的斑斓画面,变幻莫测的笔墨线条,始终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源远流长的书画艺术自有其道,需要不断地熏习、体味,并积淀一定书画理论,才能深入其中。自古以来,琴、棋、书、画就是中国文人雅士修身品性的要件,如今对书画的雅好,已经成为一个中国学人是否有学养的标志。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带来了书画艺术的繁荣,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书画艺术的审美情趣或缺失或浅显,高雅艺术不够普及,就青少年教育而言,书画艺术作为美育的载体,其受重视的程度也远远不够。绝大多数校园看不到一张世界名画,找不出一幅中国名家书画作品,举办的美术比赛也仅是展览学生的作品而已。校园里缺失书画艺术构建的人文氛围,这样的环境很难培养青少年高雅的品味和高尚的性情。

从本源上提高全民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对美的情操的追求,是艺术教育现状的迫切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中国书画导读”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它将在目前方兴未艾的“读经教育”运动的基础上,一方面,举办一系列的主题展览,展出以当代有一定艺术成就和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作品为主,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流派的名家作品(作品均为被专家称作“下真迹一等的”两岸故宫、清廷散佚、海外遗珍法书名画的原样复制),并且对其作品的风格、内涵和意境作初步的解析,对其相关艺术历史源流作精要的介绍。使观览者驻足中国书画作品,对书画艺术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中国书画的鉴赏能力,让高雅的书画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当然,展览也同时促进了各地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丰富书画爱好者的收藏。这对于艺术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把“中国书画导读”有机地融入青少年的基础教育中:一是积极开展“中国书法经典导读”和“中国经典名画导读”的教学实践;再则是让优秀的艺术作品走进校园,力争把校园建成流动的美术馆,使青少年熏习、体味艺术之美,也让艺术的美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之中。

我们希望通过“中国书画经典导读”,把书画艺术之美内化为人性之美,由此化成家邦之美,天下之美。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上海孟母堂

                                                                                   二零零七年元月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我对书法、读经教育的一点思考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