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

【字体: 字体颜色

 

 写在前面的话

我不是一个教育理论研究家,也不是一个脑科学专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师,没有什么高深的教育理论,只是想说说从事早期教育的心里话。

 

我们这一代,有许多人不愿意当教师(我是其中之坚决者),这是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1957年的反右斗争,我是教师、校长,一夜之间被打成右派,被专政、挨批斗,其场面触目惊心,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然而,命运的安排,现实的必然,使你不得不走到教师这一职业中。摔打滚爬几十年,教育对象由小学生、中学生、成人,最后(现在)又变成教育幼儿。由于从事教育的原因,使我无论看到什么样的社会现象,都要思考到教育问题上,都要从教育方面去找原因、去分析、判断。

吾观早期教育之重要性

几十年来的教育实践(小学八年、中学十二年、成人教育十年)和对自己女儿的教育中,真正认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早在1970年,我从学校的一堆废旧报纸中翻到一本《人民教育》杂志,上面登有一篇介绍日本早期教育的文章,其中介绍日本是从四岁开始就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育,尤其是文学知识的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当时我吃一惊。我们的教育呢?孩子七岁才上学,是不是晚了?当时我把这本《人民教育》杂志偷偷带回了家,想仔细研究日本早期教育的方法。很遗憾,文章中只简单介绍了让幼儿多动手,不要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的方法。后来在对我的两个女儿的早期教育中,我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让她们自己去做,效果很好。我的两个女儿在生活自理方面比同龄儿童都强,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方面,养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无论小学、中学、大学、大学毕业分配,以至于出国自学,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们自己去办,我只起到了提醒和指点的作用。这也许不是很科学系统的早期教育,但从中也尝到了甜头,体会到早教的重要性。

由于早期教育重要的念头在我思想中发了芽,所有,我每接触一个儿童,我都要对其家庭环境进行研究,追究其学习优、劣的原因,久而久之,一直到对成人教育的研究和思考,追根溯源,还是追溯到早期教育问题上。所以我决定退休后,一定做幼教,从幼儿教育入手,为提高国民的素质尽一点力,感性的认识毕竟是浮浅的,要提高到理性,还要经过艰苦努力的学习过程。脑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9972月,美国《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同时刊登了美国最新的幼儿大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研究结果证明: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婴幼儿阶段:0-3岁。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迅速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芝加哥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彼得滕洛赫尔对人类从婴儿到成人时突触连接数目的变化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使用高清晰度的显微镜,计算出人脑不同时期的突触连接数目,得出的结果引人注目:婴儿在出生时,大约有50万亿个突触连接,这个数目,相当于成年人的十分之一;孩子3岁时,突触连接的数目大致是成人的2倍,大概是1000万亿个;到了14岁,孩子的突触连接数目和成人大致相当。

为什么一个婴儿拥有的突触连接会超过他最终所需要的数量呢?答案似乎是,只有有了大量过剩的突触连接,婴儿才能处理他所面临的新研究,学会了说话、吃东西、走路……,为什么后来又会减少呢?这是因为,婴儿每次的新体验都会导致他大脑内突触连接的增加,以及突触连接密度的显著增大。当经验越来越丰富时,他们大脑就通过突触评选来优化自己。研究证明,突触之间存在竞争,取胜的关键是在于经验。一个突触被使用的机会越多,它就越有可能被永久保留下来。例如:你的宝宝每听到一次你的声音,他大脑的某些突触就会对这个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多次听到你的声音之后,处理这个信息的突触连接就会加强,这部分突触就会存活下来,这就是宝宝最先认识的人是母亲,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会叫“妈妈”的原因。而那些不被经常使用的突触通常就会枯萎或死亡。这个过程,科学家们称之为:“突触演变”。所以,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布克梅尼斯特富勒说:“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是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6年磨灭他们的天资。”巴甫洛夫说:“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起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蒙台梭利博士说:“人生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教你的孩子阅读》的作者格伦多曼说:“每个儿童出生时就有的潜在能力,比达芬奇使用过的还要多得多。”早期教育专家卡尔威特说:“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至五六岁时的教育。”脑科学的研究,使人们普遍认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向全国发出提倡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呼吁。他根据教育部门的建议,提出了有史以来最大一笔用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预算,其中包括30亿美元的早期教育基金。现任总统布什继续推动这些倡议,并且想把重点放在教导幼儿阅读方面。

新西兰政府开展了一项以前首相命名的“普鲁凯特”行动计划,主要研究0-3岁幼儿的早期教育。在鲁姆博士对15230-3岁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早期接受教育的儿童比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商平均高出17%左右。

我国1998年开展了一项婴幼儿潜能开发跟踪指导计划——“2049计划”,在全国范围内以滚动方式跟踪1000-3岁婴幼儿,将儿童营养、保健、心理、教育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起来,对年轻的父母们进行全面的育儿指导,我幼儿园的儿童也有幸地接触到了“2049计划”的边缘。

走在幼教实践探索的路上

“家庭教育的弱化,对幼儿会带来负面的作用。因为发育初期幼儿大脑对外界影响的敏感度大大高于学生时期。由于双职工父母对早期教育的忽视,我们国家的未来正在潜移默化中孕育着巨大的危机。”——这是摘自美国卡内基集团1999年的一份报告。我们的国家不也正面临着这样的危机吗?我们的广大国民是否也认识了这个问题呢?(当然近几年来早期教育已被越来越多人们所重视),要使早期教育深入人心,首先要转变观念,即认识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只有认识转变了,才能辅助于行动。

在我所接触的家长中,(我幼儿园每年平均入园人数为300人左右)大部分是对早期教育有所认识的,认为我幼儿园教学质量高,孩子们学的东西多,但也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另一部分是对我幼儿园的环境满意,认为我幼儿园优美环境,只要孩子们生活愉快、吃好、玩好就行了,学不学知识无所谓。还有一部分纯粹是因为家距我幼儿园附近,接送方便。鉴于家长的不同认识,我们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开家长会、家访、个别交谈,尤其是春秋两季开园招收新生时,园里抽出大部分教师给家长做咨询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园的孩子升入小学后,其素质普遍高于其它幼儿园的孩子,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小学的教师对我幼儿园孩子的喜欢与满意,客观上为我们做了宣传工作。幼儿家长的满意与兴奋溢于言表,并不断推荐、介绍幼儿到我园来,现在我园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家长的好评;三门峡市教育局肯定了我园的成绩,连续几年都被评为先进单位。

幼儿的成绩也确实让人吃惊:有的学三年(小班、中班、大班),有的仅学一年,但他(她)们的阅读已基本过关,能读幼儿读物,能看报纸。一位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她(指女儿)到底能认多少字,我测不出,但她每天和我争着看报纸……”。八位数的加减法,幼儿算得速度比家长快。这些表面成绩家长看得见,摸得着,岂不知,幼儿在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潜能被开发了,右脑被激活了,注意力和记忆力已经形成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则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所以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只有让广大国民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行动起来,我们的早期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个民办幼儿园,能让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打开了市场,站稳了脚跟,应该说自足吧!自足者常乐嘛 。但一个从事多年教育的工作者,如果一有了成绩就满足,那么他就止步不前了,就该回家抱外孙了。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才能进步。早期教育要取得好成绩,教材、教法也是关键。在我所从事的中、小学教育中,最让教师头痛的是:学生不愿背书,不愿读课文、看课本,语文课文都不愿读,更不用说数理化课文了。这恐怕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呢?值得深思。自从我读了南怀谨先生《关于中西方文化导读活动》的讲话和王财贵先生的演讲光盘后,释然了,困惑了多年的问题也解开了。目前在国内幼教界有许多开发幼儿智力的好方法,好教材,可谓百花齐放,争相斗研:如引进香港、台湾、美国等地的“蒙氏班”,还有方案教学、主题教学……真让人目不暇接,究竟用哪一个方法最好?

江泽民主席在199711月访美时指出:“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或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同年,江泽民主席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谈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时说:“记得我在高中读书时,教师给我们讲微积分,第一课就是讲《庄子》中的‘一尽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很形象地使我建立起无限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限的,也说明我们先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已有相当的水平。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前,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有“百家争鸣”局面和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江泽民主席的指示,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开展经典诵读,是利国利民的。开展经典诵读,重整中国文化断层,是社会的必然,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把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丢掉了。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自摩西到“埃及”,到现在,两千多年来,犹太民族在世界上始终是最优秀的民族。犹太人几千年来的教育,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始终保存他们自己的文化,而我国则是从“五四”运动以后,把我们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考验积累起来的文化通通给抛掉了。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撒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国人的尊重;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人类进步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在早期教育中,开展经典诵读工程,可以开启儿童的纯洁心灵,让他们从小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秀人格的良好基础,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让孩子们念唱背诵,以便在不知不觉中识字,拓展知性、悟性,陶冶情操,培养人格。今年九月,我幼儿园开展了经典诵读,先从《弟子规》开始背诵。两岁的幼儿不会问是什么意思,连五、六岁儿童,也不问是什么意思,只要一听录音就开始跟着读,只要教师、家长起个头,他们就开始背,不厌其烦,一千多字的文章一口气背下来,而且背的时候,可以旁若无人,无论周围环境如何,他(她)们都能专心致志,一字不差的背下来,成绩真是喜人。现在我幼儿园小班、中班孩子开始指读《弟子规》,大班背诵《笠翁对韵》。

实践证明,经典诵读是早期教育的好内容、好方法。是符合幼儿健康成长、潜能开发的科学规律的。脑科学的研究证明,理解力与逻辑思维基本上是左脑善长的活动,右脑是种直觉式的、全面的、整体的心智活动。儿童熟读成诵形成的记忆力不但不妨碍理解力的发展,而且能为理解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优美的文化经典,富有艺术的美感,就是文化的弦歌,其旋律和韵律又可增强记忆。这种记忆已不止于短期的背诵效果,而能透入心灵的深处。幼儿在诵读过程中眼看经典文字,是透过视觉作用来刺激右脑,而读经的韵律也启动了右脑;仔细整理辩别文字,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过程,恰好运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得以同步运作,达到左右脑的平衡,可以提升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

03岁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此时的理解力发展相对薄弱,比较缓慢。所以,在儿童记忆力强的时候让他(她)们多记、多背,在他(她)们理解薄弱的时候,不强求他们理解,是符合儿童身心发育特点的。儿童的理解力尚未成熟,能懂的东西非常简单,如果只教给幼儿懂的东西,就把儿童一生中的黄金时期给耽误了。到了13岁以后,学生背书显得非常艰难,尤其是英语单词的记忆尤为困难,往往有的学生因此而成绩退步。我幼儿园的实验,正像日本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井深大先生之名著《零岁教育》一书中所写:幼儿教育的根本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在幼儿的思维中,对周围事物没有什么难易之分,对幼儿不存在因为难而记不住的事。我园四五岁的儿童背诵《笠翁对韵》朗朗上口,连家长都感到吃惊 “这么难,他们也能记住”。其实,你若问孩子们觉不觉得难时,他们会高兴的甚至是跳着、蹦着说:“不难,不难,一点也不难。”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有非凡的记忆力,这一点是大人们望尘莫及的。经典诵读对幼儿来说每天只需20分钟。如果坚持三年,将会终身受益。这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早期教育在识字教学方面,如果能让幼儿直面经典,比什么教材、教法都好,我园近300名儿童已直面经典,我将义无反顾地坚持三年,让孩子背上三本书(计划第一本:《弟子规、竺翁对韵》,第二本:《大学、中庸、论语》,第三本:《老子、庄子选》)。

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不得而知,三年后让社会评论,让孩子家长评论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幼儿教育的路上,我将坚持教给孩子最好最适合的东西。

 

 

河南省三门峡市妇联雏鹰双语幼儿园  徐辉

                   00三年十二月三日

后记:

在成功开展幼儿中文经典诵读教育,广受家长认可、社会好评之后,三门峡市妇联雏鹰双语幼儿园自二00三年九月始又在全园开展幼儿英文经典诵读教育,让孩子诵读英文经典名著选,培养良好的英语抑扬顿挫的语感,一年来其园中幼儿的表现以及家长的反馈再次证明徐园长幼儿教学指导的过人之处。

                                            200410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经典情商”教育系统课程简介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