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启蒙教育——问与答

【字体: 字体颜色

——家长自己不懂音乐,也能给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吗?

    欣赏音乐,显然并不需要以懂与不懂为入门前提的,就像不懂营养学、不会烹调,并不妨碍我们品尝各种美味一样,每一个有健康听觉的人,都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感受着身心内外各种丰富的声音。当音符与旋律触动某一片心灵空间,启动人的遐想,体验到情感共鸣、境界沟通就是被感动;把握了其内在的情智,像看到一个人的心灵或某种心境,就可以说“懂了”。倾心听与漫不经心听是完全不一样的,听一遍和听几遍、几十遍又很不一样,对于那些内涵深厚、表达含蓄的作品尤其如此,听的次数多了,不仅潜移默化地陶冶了性情,也更容易透过音乐语言的表层而直入灵魂的深处。只需要倾听,完整地、静静地、用心地听,无需任何解释,沉睡的心灵将被唤醒,生命的潜能会慢慢复活,这本来是一种非常简单、行之有效的走进音乐世界之路。可是现在的状况却是要么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要么就是在考级、升学的压力下,把一大批琴童的童年时光耗费在负担沉重的技艺操练上。其实,对于个别确有音乐天赋的儿童,这种越过技艺操练(并不是取代)直接进入音乐、悉心听辨的方式,是不断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篇章、体验的过程,也正是学习音乐、提高综合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激发创作灵感的必修课,将会为他们一生打下深厚的养料基础。
    家长自己不懂音乐,照样可以放音乐给孩子听,也正好和孩子一起欣赏学习。
    诚挚地希望看到大人们从自己做起,反躬而诚,抱着一颗儿童般的心灵,和孩子们一起倾听。

——为什么刚开始会觉得有些音乐听上去多少有些不入时、不入耳?应该怎么办?

    并非所有被称作音乐的声响都对人有益,也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用作教育来化导人心,儿童教育及胎教音乐尤其需要精心斟选。如果耳朵在社会大环境熏染下,日久年深已经不知不觉被动地习惯了繁声俗韵,一开始完全可能出现对一些深刻而不为人所熟知的音韵的不适应,这时既不要着急,也不应放弃,只是依旧平静地去听,哪怕心不在焉,只把它当成背景音乐,仍然按照每日必听的进程,一遍遍走下去,积累下来,直到耳熟能详的时候,自然会渐渐听出其中真味,这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好文章不厌百回读,好曲子更是如此,每一遍读和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另外,有些音乐在夜阑人静时听明显会觉得更合心境。正心诚意,一洗白日的纷杂,渐渐沉静下来,是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德音雅乐”的,不论大人孩子都是如此。这或许可以算作听这一类音乐的准备条件吧。顺便一提的是,音乐能够催眠,伴人入睡,固然很好,这是它在生活中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有孩子听得专注入神,毫无睡意,这时,就当调整听音乐的时间,提前一些,以便让这个小天才既能吃足养料,又能按时睡觉。
    经典的东西,往往因深刻而显得暂时难懂,但真正能让人受到启迪与升华的,确实耐听、值得回味、经得起历史的淘汰拣择的,必然还是这些称得上是经典的作品。儿童的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也绝不可以仅仅只有儿歌,好的儿歌无庸讳言有很多益处,但只听儿歌的必然结果是如同“文化侏儒症”一样的“音乐幼稚病”,这样就错过了人生潜能开发、成材奠基的最宝贵阶段。这同样也是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的基本理念。

——音乐的内涵深厚,儿童没有足够的人生体验,能听懂多少,这样还会有益吗?

    同“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所提倡的一样,现在不懂将来会懂。人的听觉模式的形成主要在十二三岁之前,现在耳朵听熟了,理解了这种音乐语言,将来才能听得进去,从而理解其中更深的内涵。这一定是有益的。
    事实上,我们不能草率地以成人的既定听觉习惯和思维模式来约束儿童,也不能武断地完全以成人现有智慧来测度儿童的潜在能力。
    儿童心性广大、心地纯洁,婴幼儿更是天根未断、元气充沛,他们感受世界、接收信息、学习模仿、适应环境的方式虽然可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但至今并未完全被大人们所认识、所理解。认识自己毕竟是人类智慧的极限,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耽搁了培养出巨人的可能性与最佳时机。
    特别是,人类历史的早期与个体成长的童年期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因而也就更容易产生共鸣,这也是非常注重选择许多古雅音韵的原因之一。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文王操》综合欣赏课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