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华衣冠文明

【字体: 字体颜色
 

-----记“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暨

                                               “诗礼春秋”主题服装秀

     

    也许还有人没有认识到201289山东博物馆“孔府旧藏服饰特展”暨“诗礼春秋”主题服装秀是继恢复读经、祭孔、私塾、书院以及汉服运动后,中华文化复兴又一个重要的标志,前者“孔府旧藏服饰特展”代表中华古代礼乐文明的丰硕成果,而后者“诗礼春秋”服装秀则是古代礼乐文明在今天的演变和延续,是中华衣冠文明重塑之标志。

 

    衣冠如何代表礼乐文明?以衣冠所代表的礼乐文明又如何就能表现出中华文化的复兴呢?

 

今日之中国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论思想意识或是生活方式皆可以贴上“现代化”之标签,是否还需要“礼乐”这一古老的文化概念呢?这个礼乐是否就是君臣父子之属,三纲五常之类,鲁迅先生所称之吃人的礼教?世运开新,古老的礼乐文明应该无有适宜的土壤,“礼乐”之陈词似有阻塞人性的嫌疑。其实不然,只就“礼乐”二字而言,凡有人情之交流交往,皆有礼之存在,凡需人群辑睦和谐,身心得乐皆需乐之和章,即人类内心世界需以明德文章自我修化,外在则需借言语、行止、衣冠、劳动创造开展人我之间的社会关系,人天之间的自然关系而成礼之大体,又以相恤相重而完成乐和之章,以使人类文明得以深入和延展。既然内心志道据德,为守礼处仁而自成悦乐,外推人事皆中节合礼而谐和万方,终成人类之大同。因此,“礼乐”可谓是一切文化的核心价值及最终理想。“礼乐”固有其思想之层面,而人类一切有关礼乐思想之表述,如衣冠、言行、音乐、艺术、建筑等皆可理解为礼乐文明,是以人类须臾造次之间无违于礼乐。

 

“礼乐”虽重,全然不是一时文明的冲动所致,必定是几千年人类经验与理性的累积,是以人类礼乐文明的成果也必然是有文化生命力的民族,知情理性,造托自然,节文天理,疏刊历史,仪则人事而成。当然人类礼乐文明各有成就,有相互取鉴之处,甚至有相似之处,但是文明质属形态究竟不同,毋需质疑。礼乐既如此之重,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生活于各种礼乐文明形态之中,无有例外。虽然人类有选择文明形态之自由,但母邦血气形塑之民族,天生就有母邦文明之趋同性,不可能将异邦之文明作为自身主要的精神生活,否则“民族”一词便无存在之意义,若中华民族也是以他邦文明作为自身主要的文明形态,那么“中华民族”之概念也大可不必存世。

 

    然而,放眼今天中国之思想、建筑、衣冠、音乐、影视等一切眼目所及之处,说中华文明是主要形态显然牵强其意。那么文明古国的文化生命力和创新能力值得怀疑吗?是否还能创造出中华文明的新形态?

 

    中华先民以衣冠别出群灵;以衣冠差别男女,秩序人伦,辨是等威,纲常制度;又以衣冠礼乐追祀先灵,感通人天;并以衣冠花饰繁纹,相趣自然,移情化俗,衣冠垂而天下治,华夏衣冠已卓然成为中华文明之显征、德化之瑞符。圣人以衣冠昌明礼乐,历代尊贤重教,大抵中国朝代历史的延续时间及承平日久方能造就的文化和物质财富,世界罕有匹敌。近代,西方文明的吸收和化用更说明华夏文化生命力之饱满以及开新能力之具足  

 

遗憾的是,中华文化大变革中,诸多错误的人为因素,导致诸多文明形态失去了其应有的活力和生命的延展,衣冠礼乐就是其中一属。古代衣冠是中华礼乐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古老文明直接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形态,文明既失,审美趣微,古老的衣冠文明没有延续和创新,以致于国人大都没有华夏衣冠之概念而对西人之服装尤其礼重。更有甚者,庠序中学子之校服竞相以运动休闲为装,有关开蒙、成人、婚礼、祭祀等神圣礼仪则了无所知。蒙昧如此,如何期待孩子们有优雅的礼乐观念和丰沛的审美创新意识呢?中华礼乐文明之教化刻不容缓,否则礼仪之邦的千年美誉真复不明于世。今日中国经济繁盛,正值中华文化复兴之际,也有待新的衣冠礼乐来呈现中华文化之精神。

 

“诗礼春秋”一个为中国读书人设计服装的品牌,作为孔府家藏服饰展的开场秀,意义深远。“诗礼春秋”以孔府旧藏为背景,以燕服、修闲、常服、时服、婚服系列,承风贯脉,直接将中华古老的衣冠文明演绎为时尚,让时人感受到中华衣冠新概念所散发的诗书礼乐之气息。“诗礼春秋”不仅拓宽了时人的审美视界,将文化时尚浑融于远逝的文明之中,重塑出中华衣冠的新文明形态,她虽然有待完善,但其优妍娇香的展现已然指明了中华衣冠文明的希望所在。

 

无论今天我们有怎样的多元文化审美,如果缺失中华衣冠礼乐文明,我们的审美意识又怎能说是健全的呢?如果对自身本有的文明形态都难以接受,又无法创新,包容则无从谈起,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多元视角。作为古老文明培养的后代子孙,至少在这片土地上、在我们的身上和我们注入情感所创造的事物中,能时时保持我们古老文明的气息。

 

    孔府数百年珍藏服饰的绝世风姿,我们不妨再细细领略一番。孔府所藏服饰主要为历代朝廷对孔子后嗣的恩封赏赐,约八千余件,数量繁浩。品类括总朝服、公服、常服、赐服、吉服、便服、祭服等;冠冕则有乌纱、梁冠、爵弁之属;形制大体衫袍裙袄、衣单褂裳、帔风比甲,蔽膝袜履,不一而足;至于领襟,圆直斜对,随形附相,袖摆阔窄变化,章格繁缛完备;又有带绶、玉佩、笏板、牙牌,装饰细度谨严;质料悉具纱罗丝绫,锦缎绡绸,苎木皮棉;又有麒麟角瑞,团莽云鹤、飞鱼斗牛、海水江崖、流云宝花,图文殚类穷形;至于赤素金蓝,青红皂白,色泽炳蔚章华;工艺则织绣缀纳,裥褶缩绉,绦缂绘染,无不善巧其技。

 

孔府旧藏以明代服饰最为珍贵,其远绍唐宋成法,法相森罗炳耀,是中华古代衣冠文明的缩影,观众可以直接通过孔府衣冠,感受中华礼乐上邦的燀赫威声,是以服章斯文之美以孔府为盛。今以“诗礼春秋”延其法脉,荒章肆律,迁异流新,服章斯文新韵之美,又以“诗礼春秋”为盛。

 

斯文在兹,诚然哉,斯然矣!

 

 出處:http://www.celes.cn//news/page/36.htm

 

  • 上一篇: 龔鵬程:國學唱歌集序
  • 下一篇: 没有了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