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孔 颜 乐 处

【字体: 字体颜色
 

吴孟谦

       近代以来,西方科学家始终抱持着一个信念:「科技能为全人类谋求幸福」。但是在两次的世界大战后,已开始出现反省的声音;直至今日,现代工商社会的物质享受确实已非前人可堪比拟,然而愈先进的国家,忧郁症之比例却愈高,自杀事件更屡见不鲜。人们彷佛徘徊在华厦广幢之中,找不到一方安身之地;踟蹰于盛馔珍馐之间,觅不得一个下箸之处。于是他们将迷惑的问道:「快乐究竟在哪里?」这是个对于科学家而言极讽刺的问题,或许也同时是科学家蓦然回首时的疑惑。

     

        提升人类智慧

        廿一世纪的信息革命,乃至生物科技的发展、基因的研究等等,已经到了人类收摄不住的地步,当人类的智慧不能同科技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之,就会转而被科技所牵制,而科技发展的方向本是人类赋予的,既然人类丧失决定权而一任发展,也将把自己带往未可知之处,并且这个未可知,极有可能是一处超乎想象的深渊。想要挽救危亡,唯有提升人类的智慧,也唯有当人类的智慧提升了,才能够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追回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快乐!

       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想,一言蔽之是所谓「内圣外王」,也即是令人人都寻得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进一步将小我提升至大我,达到天下一家、大同世界的终极目标。今日暂且不论大同世界有否实现的可能,《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天下平的基础,应在于人人皆能够修养自身。为何修养?孟子曰:「人之与禽兽相去者几希矣!」人与禽兽相去不远,之所以有别于禽兽,在于一点灵明之心,拥有人之所以为人的智慧,而明白如何为人,也才能享受人的快乐。

       现代人何以在进步的物质条件中寻索不到这分快乐?因为他们用以追求的是耳目口体,而非那一颗灵明之心,因此所获得的,也只能是生理的「快感」、而不是心灵的「快乐」。

 

       迷雾中的烛火 

       走什么样的路,就会通往什么样的目的地,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人们被自己欲望的大雾所遮蔽了视线,只在快感这条路上原地打转,不知何去何从。尤其可哀的是,中国文化自西化运动以后不再被国人重视,一提及传统,便谓之僵腐、封建,殊不知智慧无古今之分,前儒智慧正有以启发现代人的智慧。如果自己身在迷雾之中,又拒绝他人的烛火,那么想要寻得人生真乐,必将遥遥无期。

        远在北宋时期,大儒周濂溪就曾提示二程子(即程颢、程颐兄弟):「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当时这个问题实是发前人所未发,宋明理学家其后为儒学心性修养的层面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濂溪这段话可说是一发端。我们既不知如何求快乐,不妨探本溯源,看看圣贤的快乐是从何而来。《论语》中孔子自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赞美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两章表现出同一个特点,孔子、颜回都在一种朴实甚至简陋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快乐的原因并没有明白点出,但自然不是因陋劣的生活条件而快乐,而是因为有更深刻丰盈的东西超乎其上,一旦在这上头有所得,心灵就获得自由,不会因外在环境的迁移有所改变。那么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颜回,孔子曾称美他「其心三月不违仁」,又赞以「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实践仁心的生活

       综合起来看,显然孔、颜所好、所重视、所追求者即是「仁道」,再对照孟子所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为什么孔、颜重视人?正因为仁心是人所以异于禽兽之处,人能够反求诸己,持守住此仁心而不放失,即是所谓道。心能够合于道,不惑于私欲,就不再执着于感官享受、人我得失,而能以澄明的智慧去应对进退、安身立命。凡此都不是口耳之学,而是彻彻底底的生活实践。

        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或许懂得比古人多,在讥笑古人迂阔的同时,我们并未自觉到,自己这些知识才真正是僵死的,因它仅止于数据性地建文件在我们脑海中;儒家的学问,每一章却都是生命的学问,「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又闻」,体认的背后,必带有笃行的功夫,知行一分,就长一分智慧、得一分受用,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愈加明了。孔子曾经自述平生,从十五至七十,境界层层翻升,到最后能够「从心所欲,不踰矩」,亦即《中庸》所说的「无入而不自得」、「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岂不是一种最大的快乐吗?

 

       志于道不忧不惧 

       现代人常说「跟着感觉走」,「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却不知自己并没有孔子从心所欲不踰矩的修养,没有洞达世事的智慧,盲目的冲撞,只有让自己头破血流而已。这就是何以儒家教我们「志于道」之因,心中有道,就有标准、有依托,就能步步踏实、不忧不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我们慢慢修养,就可从认知此道、欣仰此道,进至于道我浑融、乐在其中了!

       当代学者许倬云曾说:「我们必须着手重建文化,重建一个民族之灵魂。文化不是表演艺术,不是奖状奖章,也不是大学课程,文化是生活」。探寻孔、颜之乐处,正是向古圣先贤撷取文化的精神,而这分精神并不空疏玄远,没有时代隔阂,而是平平实实地存在于我们日用之间,端看我们愿不愿意求、愿不愿意用而已。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快乐、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怎能不迷途知返、发愤以求呢?

       文章来源:明伦读书会

 

  • 上一篇: 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看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开展
  • 下一篇: 尚书 序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