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孟母堂2007-2008年度小记

【字体: 字体颜色
 

缘起:今天是第二期夏令营的倒数第二天,这期有6个孩子寄宿,晚上自然也就少了闲暇时间。已经有段时间没有作记录了。午后,正在给凡芊、佳茗布置下午的听读任务,有人摁门铃,很意外地是洪畅和她妈妈,畅要上小学了,暑期原本要参加夏令营的,因家长有事无法接送,便一直留在家里,每周有四天要去青少年宫参加兴趣班。很久没有来学堂了,她很想回来看看老师同学。我见到她也特别高兴,彭老师和几个原来私塾的孩子见到她也很欣喜。

与畅妈妈谈话的一部分内容,促成我今天提笔写年度小结。畅所将就读的学校老师家访,老师问她之前在哪里读书,学了些什么……畅妈妈说(这个问题)连家长都觉得“难以用一句话回答清楚”,何况是畅呢,所以回答的不是很顺利,建议我当给孩子们总结一下“所学”,让孩子能流利表达出自己在学堂学到了什么,也好无形间做个口碑宣传——而这恰是学堂所忽略的,不会教孩子要去跟他人说“学了这个读了那个”。因此要让他人有所了解,实在有必要作个小结:

闽南孟母堂20072008年度小记

力禾

总体感觉:事情的进展要比我设想的要顺利。

一、场地环境:20076月—20081月,在卧龙晓城寻找了两套房子,利用小区的大榕树、健身广场和草地作为户外活动场所。虽然两套房子不在同一楼层(分别在4楼和7楼),但是尚好,没有出现“扰邻的事件”。2007年底开始寻找更合适的场所,最终选定离卧龙晓城只有一站之距的东芳山庄,这是90年代初建的别墅小区,三层独幢带有独立的院子,北侧即是忠仑公园,可以看见大片绿色的树林和草地,非常幽静。每天早晨听见一群鸟鸣,夏天则是蝉声不断。

另有一“环境”变化乃是“社会环境”:2006年上海孟母堂事件发生之后,圈内人得到的消息大体是“孟母堂最终是胜利者,私塾可以办”,外围得到的消息大体是“孟母堂被政府取缔了,私塾不合法”。上海孟母堂合不合法?现在无法可依,有一点可以确定——她合民意!也并没有被取缔,现在有50多个家庭参与这个教育联盟,拥有五幢别墅。而我追随前辈在厦门创办孟母堂,不无担心官方的影响,故行事谨慎低调,从不做广告宣传(这个网站算是唯一窗口了)。当20083月“广州孟母堂事件”发生以后,我更怀忧心 4月事件顺利告结之后,我也舒了口气(相信全国私塾的同行老师、家长也都跟我一样吧),“广州孟母堂事件”之后,我可以更专心放在教学上了,不用担心教育主管部门会来干涉,因为党和政府也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嘛!如果相关部门要来规范,那也必须等国家正式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了。

二、加盟人数:2007年暑期举办了三期夏令营,参与的大部分是小学生。夏令营之后便是私塾班开始(93正式开学),最早有五个家庭把孩子(曌、畅、棋、璇、慧)送到一起来学习,两个月后增加到七个孩子,这样持续了半年,也就是迁到东芳山庄以后,孩子再增加到11个。20083月—6月间来了一些参观学堂了解情况的人,不少是孩子才1岁多的家长——教子心切,来提前预约。呵呵^_^

三、师资情况:来访者通常会问“师资”方面的问题(学历,教学经历等)。在这也将我的回答“广而告之”吧: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私塾老师多数都不是“科班”出身的,“科班”出身又在“体制内”从教了几年的老师,只有部分能接受读经教育的理念,也并不一定能接受私塾的教学模式。事实说明非科班出身的老师并不一定会比科班出身的老师差,因为从事少儿国学启蒙教育最重要的首先是将教育理念吃透,看他是否热爱传统文化教育,是否能身心投于教育之中……在我看来,私塾老师需要的是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并且有颗好学之心,并不必在乎是否“科班”,现在有经验的前辈诸多,只要愿意学习,善于践行,任何一个“用心”的老师都会教得好的,毕竟私塾不像幼儿园、小学,一个老师要面对30——50人之众。前半年,学堂有三位老师,后半年换了一位老师,也还是三位老师,一位负责后勤的阿姨。偶有个别老师来学习兼做做义工。除三个常任老师之外,书法读帖、音乐、书法老师都是另外请的专业老师。

学堂的老师大部分都比较年轻,专职老师中目前只有我是“科班”出身的,但我师范毕业后曾一度坚持不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看在中小学的师兄师姐及前辈身心健康状况、物质精神生活状态,令我敬而远之),直到2003年开始接触“成人读书会”,进而了解儿童国学教育,04年开始实践国学班教学,06年开始担任读经教育辅导员师资培训班的主教练,到087月已经培训7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读经老师。087月闽南孟母堂又多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加盟,齐齐哈尔的黄国荣老师,从教十余年,目光犀利很容易看出孩子或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四、所设课程:中文经典(分班),英文经典(分班),书法读帖(集体课),书法(集体课),音乐课(民歌和唱唐诗为主,手语歌曲),瑜伽(儿童式),班会课(德育故事,班规),折纸等手工……为什么洪畅回答老师之问“在孟母堂学到什么”时无法“一言以概之”?因为,连我也没有办法!

畅和曌两人都是2007年幼儿园毕业以后,9月之前年龄未达上小学的年龄要求,又不想再留幼儿园读一年,家长对于传统文化经典也比较认同,所以都送学堂读一年。也许以他们俩做个案说明,也许更容易让你了解“在孟母堂学了什么”吧!

-1、曌,来学堂之前,识字“很少”(100字左右),在家读过《弟子规》《三字经》《大学》的片段,主要是靠听CD留下的印象。来学堂以后,很快从跟老师指读过渡到可以听CD自学,截至2008630

中文经典:(按时间先后顺序)完成《朱子治家格言》、《中庸》、《弟子规》、《大学》、《论语》、《孝经》、《老子》、《笠翁对韵(只完成上卷前十一章)》、《常礼举要》的诵读,其中《朱子治家格言》《中庸》《弟子规》《大学》背完,《论语》背诵完成前十一篇,十一篇之后的不能背诵,但能接龙;抄写部分中文经典;《常礼举要》只要求熟读,未求背诵;《老子》每章可以背诵,但还未能全文连背。【如实写的,将近一年下来,所完成的中文经典就这点内容,相比之下,但让私塾同仁见笑了。】

英文经典:完成《英文初读本》全书诵读,读完后又复习了好几遍,抄写全书,基本可以背诵,《英文名著选》完成前三篇课文,可以背诵前两篇课文。

书法经典:流利认读《邓石如篆书》《张玄墓志(魏碑)》《张迁碑(隶书)》全帖,和《曹全碑》前半部分。在幼儿园曾上过一期书法联习班,所以也比较喜欢书法临摹课。

阅读:识字量增加,2000字左右,形近字虽偶会读错,但已可以自由阅读各类文字书籍。不过不是经常主动找书看,更多时候是画画、下棋。

-2、畅,比曌小一个月。家长比较重视早教,3岁开始上早教班,2007年暑期跟着周末国学班读了12节课,上学堂时的识字量大约为200字(入学登记表上记录)。来学堂以后,也较快可以听CD自学(200710月中旬开始过渡到听CD自学),截至2008630

中文经典:(按时间先后顺序)完成《弟子规》《大学》《朱子治家格言》《中庸》《论语》《孝经》《老子》《笠翁对韵-上卷-全文》《常礼举要》的诵读,其中《朱子治家格言》《中庸》《弟子规》《大学》全文背完,《论语》背诵完成前十三篇,第十九、二十篇能背诵,其余熟读能接龙;熟读《常礼举要》《笠翁对韵》;《老子》每章可以背诵,全文连背只完成一半。抄写《老子》《弟子规》(全文)和《孝经》《大学》(部分)。畅和曌互相间经常比赛谁读得快,背得多,抄得多。曌有时候落后了,会耍赖干脆说不比了;畅要是落后了,会暗地里加劲,不动声色地超过曌,因为每天都比曌要迟几个小时才回家(家长因工作原因通常2000左右来接),在学堂完成当天的作业后,还会自主读一读《唐诗》和《三字经》,在她的影响下,虽然学堂没有教《三字经》,其他孩子也都能背上一两段了。

英文经典:完成《英文初读本》全书诵读,读完后又重复通读全书若干遍,抄写英文原文和中译文字,可以流利背诵,《英文名著选》完成前四篇课文:《Apollo the Musician音乐家阿波罗》《The Sun-God and “Sunflower”太阳神与向日葵》《On Justice论正义-柏拉图》《On self-Discipline论自律-亚里士多德》,可以背诵前三篇课文。

书法经典:流利认读《邓石如篆书》《张玄墓志(魏碑)》《张迁碑(隶书)》全帖,和《曹全碑》前半部分。

阅读:识字能力比曌强,识字量也在曌之上,但未作统计,会认读拼音(通过看VCD动画学会的),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已可以自由阅读各类文字书籍,到户外活动时,手里常带一本课外书。孟母堂每月都会添加课外书,每两周从“少儿图书馆”换一批适合的少儿读物(办理借书证)。

-3人之所同:曌、畅年纪相仿,畅会拼音,我没有再安排拼音课程,有引导“数学”的学习,数数、数量关系、倍增、分数、数位、加法、乘法口诀等,并且会出一些题目给他们练习,从20以内的加减、100以内的加减,到多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每周所用的时间不多(完成中文读经任务后才有机会练习,不会的老师便一对一讲解),但他们掌握的很快。2008年上半年学堂有一孩子是小学二年级的(休学读全天私塾),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读经,只有晚上安排半小时让他自学数学,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将小学第四册的数学课本自学完并将所有习题做完了,曌、畅有时也拿这同学的数学课本来读,习题也会做一些。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主要就是学习“1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我希望小学老师能“因材施教”允许他们课堂上自由阅读,因为早就会了,再不断重复讲要求她重复听,每个人都会觉得烦吧,烦了就可能会走神,浪费时间还消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假使老师不允许课堂上有“特例”,我相信他们也能有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的;毕竟有经过练习;而那些等上了小学才开始认字的孩子,就连写字都要看一笔写一笔,做习题慢当然不足为怪了)。

歌曲:茉莉花、友谊地久天长、因为你因为我(手语)、慈悲(手语)、萤火虫、送别、你要小心保护你的心、读经颂、花非花、小草、歌声与微笑……;唱唐诗:静夜思、渔歌子、清明、回乡偶书、弹琴……。两人都很喜欢唱歌,畅的电子琴弹得很好,是在青少年宫的周末电子琴班学的,在卧龙晓城时,每天用完餐都要弹一段(别的孩子也很喜欢去弹),搬到东芳山庄以后就更多弹钢琴了。

手工:折纸(男生爱折飞机、船,女生则爱各种小巧的饰品),剪纸、串珠(串好的珠子就给女生当头饰)。

户外活动:2007年每周三下午出游,爬山、参观画展、百花村、黄厝沙滩、采草莓、参观佛事用品展、亚热带花卉、普光寺、还有各公园……2008年迁到东芳山庄以后,改为隔一周三出游,爬山、草场踢球、海湾公园观灯会、梅海岭、厦大、书法家广场、气象台科技馆、胡里山炮台……酷暑还有安排游泳活动。作为私塾的特点之一,人数少便于灵活组织,孩子们很喜欢出去玩,老师们却最担心安全(也忧心会不会让孩子们的心玩散了)。

曌喜欢下棋。餐后喜欢找老师下象棋,学得很快。200710月底开始去学围棋,三个月后参加比赛,得厦门市幼儿组冠军;这也刺激了畅学棋,傍晚其他同学都被接回家了,见老师有空,便要老师教,我开始教她便用棋谱推演,畅的领悟能力比较好,后来看关于教象棋的动画片,基本就学会了,不过到了东芳山庄以后,研究花草的兴趣胜于下棋。

至于行为仪范,畅一直都是比较惹人喜欢的孩子。而曌的改变也是有目共睹(一年来每月的教学日记已经详细记录了),虽还不尽如心,毕竟“非三日之寒冰而化之乃待自然”。《弟子规》《常礼举要》都是规范行为、培养正确待人接物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的最佳德育教材,俗话说“一时育人以口,百世育人以书”,博之于文,约之以礼,闽南孟母堂相信从这里出去的孩子能走得更好。

五、安全事故:上海吕丽委老师200712月底来厦,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安全问题,当时学堂还在卧龙晓城,她上下察看,提出上下楼梯、桌角、电梯,去小区玩时有车辆开过等诸多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我自认为已很是细微做事了,但是吕老师的细致让我觉得在安全问题上还不够警觉。原来的两套房子要上下电梯,确实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吕老师的建议之后便开始了寻找新的场所。目前的“安全事故”都是孩子们在玩闹的时候发生的:抢关门夹过璇的手指头,地板滑孩子追赶炜摔过两次,曌调皮不知轻重用棍子去敲同学的头,棋翘凳子腿后仰头撞到桌子,玩杠铃涵压到食指尖,慧、俨下坡猛跑摔跤磕破皮,在旱水池桥上玩畅摔疼腰部(现池已填上沙子)……安全是第一的,无论学堂教学再好,如果安全不能保障,或者万一出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嗯,安全第一,更要谨小慎微!!!

六、关于财务:现在全国私塾林立,孟母堂在全国也已有五家,“孟母堂”是个有共同教育理想、共同教育理念的家庭联盟教育机构,各地孟母堂只有在教育理念、方法和运作模式上的相似(交流互助),并非加盟连锁机构,人事、经济上都互相独立。上海孟母堂租几幢别墅,最近的一幢装修就花了十几万,50个孩子有20多位老师(含京剧、昆曲、小提琴等兼职老师),开支不小;看了《广州孟母堂创办人自述》,得知海轮夫妇曾艰辛到吃泡面不知下顿饱饥;而厦门孟母堂创办之初,计划能只要有4个家庭联盟便坚持下去,收取的费用可以支付房租便可,聘请的老师、阿姨薪资和伙食费用用积蓄垫付(其实前期购置设备、物品之后,积蓄也就差不多了^_^ ),后来有7个孩子来学堂,(在堂主不领取薪资的情况下)开支基本平衡;2008年春节后,孩子有所增加,但搬迁到独立的别墅(还好这别墅是已装修的,不用花钱大装修,只加安装了凉棚和玻璃房),每月的房租费用就是原来的两套房租的2.5倍,并多聘请了专、兼职老师,另外众所共知的涨物价……呵呵,不过还好收支大体能平衡……我曾跟厦门熟悉的一二同仁说:相比之下,闽南孟母堂创办至今还是比较顺利的,经济上能维持学堂的运转,有吃有住,目前别无压力,我便很欣慰了,将来如何?人有正念,天必从之吧。

我还是坚持传办闽南孟母堂之初的心志:用心实践读经教育,希望孟母堂能为更多人送去读经教育理念,能给更多有识家庭提供一种可参照的家庭教育模式,我必将教育事业和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然成功不必在我,尽吾力,听天命!

                                          200885于孟母堂  

 

  • 上一篇: 闽南孟母堂07年11月小结
  • 下一篇: 闽南孟母堂2008年9月纪录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教学咨询:0592-5981543 021-54193709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教材咨询:0592-5982000   传真:0592-5981345 在线咨询: 读经教育交流

    管理员进入   
    Copyright© 2003-2015   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网络实名:读经教育 闽ICP备05006486号-1
    邮箱:dujing@dujing.org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06486号